八宗綱要筆記綱要(6-1)八宗綱要筆記(6-1) 2011/3/5講師:上如下正法師  整理:筆耕組*筆記內容係依語音檔所記錄整理,若有疑問請參考影音檔或語音檔,一旦發現任何錯誤,請不吝指正,以裨益同學。l 佛法在印度真正成為宗,就是成為宗派比較有影響力,主要就是唯識跟中觀。印順導師的說法“真常唯心”確實也有在流行,但是並沒有成為宗派。l 唯識思想並不是一開始就完成的一個思想,是漸漸由部派,然後慢慢完成,我們現在所知道中國的唯識宗主要創立宗派的人,可以說是窺基大師,而窺基大師的唯識主要是傳承自玄奘大師。l 唯識宗有很多名稱,在黃懺華的書裡列了七個名稱。第一個叫做法相,第五個叫唯識,法相跟唯識是一般我們講唯識宗較常見的稱呼。法相是什麼呢?法相就是我們看五位七十五法、五位百法,每一法的這個相貌、相狀,講這種的。我們常說唯識法相比較繁複,很多名相,這個是法相。唯識主要講只有識是實在的,其他的外境都不是真實的,我們講唯識無境。那法相跟唯識有沒有一樣呢?這個有的說一樣、有的說不一樣。法相宗是說“約所緣境”;唯識宗則說“約能緣心”。其他的也有叫中道宗,中道宗是以它的判教為主,可以看講義第十頁(三時教判 1-4此宗之教判) 這個叫做中道教所以也叫做中道宗。  另外有普為一切乘教宗,從這教判裡面普為趣五乘者,所以中道教是為了一切的眾生趣五乘的,所以變成是普為一切乘教宗,這是約攝機來講。如果約顯理,應理圓實宗。第六個依理實來講叫做瑜伽宗,瑜伽師地論的,第七個尊祖庭叫慈恩宗,因為窺基大師是長安慈恩寺的住持,所以有時候叫做慈恩宗。l 此宗的略史:就是它的一個傳承,所有的傳承基本上都是從釋迦牟尼佛來的,接著是彌勒菩薩。n 彌勒菩薩有幾種說法:講唯識的彌勒菩薩是不是彌勒論師?就是祂是歷史上的人物還是兜率天上的菩薩?有的當然說是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來為無著講,或是無著上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說,就是說傳唯識的這一個就是我們講的兜率天的那一位彌勒菩薩;另一說,因為中國在稱呼祖師大德基本上都用菩薩的名義,比如說我們講龍樹菩薩、無著菩薩、世親菩薩,都是講菩薩,在歷史上本來就有也有叫做彌勒的,那佛陀時代有沒有彌勒這樣的一個比丘呢?就是說,這有爭議性啦!所以另一種說法就是衪是彌勒論師,並不是彌勒菩薩。n 無著菩薩也有很多典故,無著和世親是兄弟,無著傳給世親,世親就是俱舍論的作者,衪是千部論書的論祖,就是寫了很多很多的論書。世親本來是學小乘,後來為什麼會學大乘呢?有這麼樣一個傳說:無著菩薩假裝自己生病,要世親來看祂,然後跟祂說因為衪學小乘,怕祂毀謗大乘,所以衪心裡面很擔憂、很不安…所以生病,世親因為這樣後來才改信大乘。  另一種是說:無著菩薩為了讓世親菩薩來看衪假裝生病,世親菩薩來了之後,無著菩薩就為衪誦十地經,世親菩薩非常聰明,聽了十地經就明白、了解大乘的道理是甚深的,就改信大乘。也有說因為世親菩薩毀謗這個大乘,講大乘非佛說啦!或是大乘的道理怎麼樣啦…!然後無著菩薩說,本來他要把舌頭割掉謝罪,後來無著菩薩說:你用舌頭來造罪,現在要用舌頭來弘揚佛法,這樣才能夠把你過去所做的錯誤彌補過來。所以後來世親菩薩就開始弘揚大乘,也造了很多大乘的論書。n 世親之後有護法,註解世親的唯識三十論,是十大論師之一,從我們現在中國的唯識宗來講,他是主要的人物之一。n 護法傳給戒賢,他是那爛陀大學最主要的人物,之前已經講過,他傳給玄奘。n 玄奘在中國歷史上差不多沒有人能超過他,他是宗教家、探險家、翻譯家,他是各種才能都很厲害,如果大家有看過玄奘大師的傳記,就知道他非常的偉大。他一生大概分做四個時期,第一個時期是出家以前,玄奘大師十三歲就出家,在當時十三歲是不准出家的,而且出家要考試通過才可以,他很想出家,但是年紀太小,就在考場那邊走來走去,已經考完試了。當時主考的官員一個大理寺卿叫做鄭善果,一看到玄奘大師,就覺得這個小孩子氣宇軒昂,就走過去問他,然後知道他想出家,他很好奇他就問他:你這麼小,為什麼想出家?據說玄奘大師只講了八個字,鄭善果就決定讓他出家,那八個字?遠紹如來,近光遺法,就是說,從遠的來說,我要成佛,我要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從近的來說,我要荷擔如來家業、弘揚如來正法。 那個鄭善果一聽啊!就破格錄取,他就這樣出家。十三歲到二十九歲這一段期間,大概十七年,他學習了很多,學了之後他覺得當時翻譯過來的佛法,有一些不是很容易明白啦!所以他想要到源頭去了解佛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二十九歲去印度求法,當時要出國也不是那麼容易喔!尤其是像玄奘大師這麼一號人物當時就有一些名聲了,他可以說是偷渡出境的,大家如果看玄奘的傳記,你會知道他單單要出去就很不簡單了,而且中間又有很多很多的困難,可是你一看你就知道這個人一定不會死,為什麼?他背負太多的使命了。你看!他不管怎麼樣折騰,他就是不會死,他有一次好像被人抓去做祭品,人家說那個西遊記裡面講要吃唐僧肉,真的是要拿去做祭品,反正在面對生死的時候是很坦然的喔!而且他也不會說:我為了佛法這樣賣命賣心、勞心勞力,他完全沒有任何抱怨,也不會怪佛沒有靈感,這個真的是很了不起,就是對佛法非常具足有信心,在生死關頭上一點也不代償會懷疑佛法,大家如果有空可以看看玄奘大師的傳記。他二十九歲從長安出去,回來時大概是四十六歲,時間也差不多十七年,在印度印度求法大概十七年。回來之後就開始翻譯,翻的最後一部經是大般若經,大般若經有幾卷啊?六百卷。他還有翻大毗婆沙論兩百卷、瑜伽師地論一百卷,這個都非常大部頭。大般若經蠻多人讀的,像太虛大師也是讀大般若經,讀一讀有一些體會…。玄奘大師一生大概就是出家前十二年、十七年來學習、十七年去求法、十七年翻譯經典,他的一生就是這樣。像我們常常誦的這個般若心經也是他翻譯的。據說他去求法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,也都是誦般若心經度過難關的。那玄奘大師就傳給窺基大師。n 窺基大師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,很多人都記得他是三車和尚,我記得好像還有人拍過歌仔戲,他有很多的故事啦!可是有一些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。那為什麼叫他三車和尚呢?  有這麼一種說法,就是說玄奘大師要他出家但他不要,後來聽說啦!窺基大師提出三個條件:一、他不斷情慾,就是他旁邊要有妻眷這樣,二、是他不斷葷腥,就是他要吃魚吃肉,三、我過午以後還要吃,我不持這條戒。據說玄奘大師就答應他,然後他出門的時候就三輛車,所以叫他三車和尚,一輛是他自己坐的,一輛載著他的妻子兒女,一輛據說是載書,只是也有人認為這樣的一個說法不是事實。  另一種說法,研究唯識的呂澂說,這個三車和尚其實是當時窺基大師在解釋這個三車喻(法華經有個三車喻)跟天台宗的不一樣。當時天台跟唯識互相批評的蠻厲害,所以天台宗的門徒故意用三車和尚來誣衊他。  那這個三車喻為什麼跟天台宗的差那麼多?我們要知道唯識的一些基本教理,跟我們平常聽到的佛法教理是不太一樣的,因為我們聽到的佛法其實都是這邊摻一點、那邊摻一點,天台的摻一點、唯識的摻一點、淨土的摻一點、禪宗的摻一點,然後構成我們整個佛法。但是如果在宗派裡面就不是喔!宗派裡面它自己有一套而我們是融合的,我們聽到的佛法都是融合式的佛法(其實各個宗派講得不太一樣,那我們中國大部分是受天台宗影響比較大)。比如講我們講“三界唯心、萬法唯識”,我們又講“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”,就好像佛教就是這樣講,沒有喔!你說一切眾生都能成佛,唯識就不這麼講喔!唯識說有一類眾生是不能成佛的,就是諸佛千佛跟他加持,他都不能成佛。有一類眾生沒有佛性、不能成佛,唯識是這麼說的。而且我們一般說“三乘是方便、一乘是究竟”就是表面上說有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但是到最後聲聞緣覺都要迴小向大,到最後一切眾生都成佛,這是法華經講的。我們會認為佛法就這樣講,不是!唯識不這麼說,唯識說“三乘是究竟,一乘是方便”,這觀念是不太一樣的,所以看講義第十六頁6-2五性各別,它說有五種種性,這個種性的觀念跟印度那種階級種性的觀念有一點相似。你看這五種種性,如果你是聲聞種性,你怎麼修(不管你學大乘、小乘)你也是證聲聞,你不會成為菩薩。那會成佛的是哪一類?就是菩薩種性的、還有不定種性的(就是看他遇到什麼因緣,如果遇到小乘的因緣,他就成就二乘;如果遇到大乘的因緣就成佛)。其他種性沒辦法喔!他再怎麼努力也沒辦法。還有一種,連解脫都沒辦法,他不管再怎麼修都沒有辦法解脫,而且也不可能成佛的,這種觀念在中國不太能夠讓人接受。因為玄奘大師還沒出國之前,這個佛性的觀念已經已經傳開,尤其是涅槃,南北朝的時候涅槃學派是非常發達的,那就是真常,一般我們講真常唯心的思想是已經比較濃厚,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、都可以成佛。所以當時玄奘大師也考慮不要把這種的觀念輸到中國來,不過戒賢法師堅決一定要把唯識整套的傳過來,尤其是這五種種性的觀念。  唯識這麼說,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“那我是哪一個種性?”我萬一是那種無性種性的怎麼辦?那我幹嘛要學佛學那麼辛苦啊!就會有這種觀念喔!  玄奘大師他自己也有懷疑喔!他就到印度有一個觀音菩薩很有名,他去那邊拜,他說“這個佛法裡面有講到有五種種性,但是我不曉得我是哪種種性?如果我是屬於可以成佛的,我這個花散上去,就可以落在菩薩身上。”他也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成佛的那種種性?後來那個花真的掉在菩薩的身上,他就很高興。但是我們也不能這樣去問我們到底是什麼種性?所以, 唯識這種五種種性的觀念,一般來講尤其在中國是比較沒有辦法接受啦!那窺基大師解釋三車跟天台宗有什麼不一樣?天台宗講的是羊車、鹿車、牛車,但是最後都要是大白牛車,那個就是大家最終都要成佛的,無二亦無三,就是唯有一乘,這個一乘就是佛乘。但唯識不這麼說,唯識是說實際上有三乘,牛車就是牛車、羊車就是羊車…它沒有在說你迴小向大,沒有這樣子的,所以解釋上有點不太一樣。  窺基大師基本上他的名字只有“基”,他自己作的書裡面只有基,窺據說是後面的人加上去的,然後我們現在都稱窺基,叫習慣了!n 窺基大師後來傳給慧沼,後來又傳給智周,這都是弘揚唯識宗的人。大家可以看一下講義第十頁1-3-4 唯識三大部與唯識三箇疏,三大部及三箇疏都是窺基、慧沼、智周所寫,重點都是在註解成唯識論。你會發現到玄奘大師都沒有什麼唯識的著作,他的著作比較有名的就是大唐西域記。世親菩薩寫了唯識三十誦之後沒有寫長行,所以很多人就來註解這個唯識三十誦,裡面有十大論師,這個是大論師喔!小的不算,你看唯識那麼多信用卡代償派,這十大論師,玄奘大師本來每一本都要給他翻出來,但窺基大師說這樣不好,全部翻出來,大家不曉得到底要聽誰的,為什麼會有十本?大家看法見解不太一樣,十本到底哪一個講的才對?所以說只要雜揉,就是以護法的為主,然後雜糅其他的,把它寫成一本、翻譯出一本出來就好,就是後來的成唯識論。但是成唯識論也可以稍微算是他的著作,這本是玄奘大師跟窺基大師他們兩個人擔的。一般來講玄奘是唯識宗創宗的人,實際上是窺基,以上是唯識宗的一個血統,就是學習唯識的一個傳承。l 每一個宗派都有它所宗的一個典籍,唯識宗的典籍主要有一本十支跟六經十一論,我們講過唯識的思想其實是漸漸發展而成的,無著的唯識、世親的唯識…很多很多論師的唯識,其實唯識觀是不太一樣的,一開始有所謂的一本十支,我們看講義下面的註解,他說印度瑜伽一系(其實就是唯識)從無著、世親、護法到戒賢,就是玄奘大師以前,其實主要是依一本十支,本就是根本─瑜伽師地論,十支:百法明門論(世親寫的)、五蘊論、顯揚聖教論、攝大乘論、雜集論、辯中邊論、二十唯識論(就是唯識二十誦)、三十唯識論、大乘莊嚴經論跟分別瑜伽論。主要是這樣來說明這個法相唯識的道理。到了中國成立了所謂的唯識宗,最主要是依成唯識論,這個成唯識論裡面是雜糅十大論師的作品,但是十大論師在解釋這種法相唯識學說的時候都有引用經典,這一些引用的經典就是成唯識論裡面所宗的經典,主要是六經十一論。  六經有華嚴經、解深密經、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(未譯)、阿毗達磨經(無著菩薩寫攝大乘論主要就是依阿毗達磨經裡面的攝大乘品)、楞伽經(屬於比較後期的唯識)、厚嚴經(未譯,因為玄奘大師有引用,如果把他引用的內容來對照,應該是大乘經典裡面的密嚴經─大乘密嚴經)。比較重要的是解深密經,如果要研究唯識,解深密經是非常重要的。可以說唯識學在解深密經之後,才比較具有這個學派的一種規模。  十一論最重要的是瑜伽師地論(是研究唯識不能不讀的),其它還有十地經論、觀所緣緣論、顯揚聖教論、攝大乘論(無著菩薩著)、雜集論、辯中邊論、二十唯識論、集量論、大乘莊嚴經論、分別瑜伽論。講義中粗黑字體就是兩者不一樣的地方,其它其實是一樣的。我們看一下註解,六經十一論依解深密經為本經,瑜伽師地論為本論。以六經十一論為主的這個是窺基大師提出來的。成唯識論是雜糅護法等瑜伽學派十大論師解釋三十唯識論的著作。那唯識三十論(就是三十唯識論)是世親菩薩依瑜伽師地論所作的一個綱要書,提綱契領。就好像世親菩薩依部派之大毗婆沙論,然後就作了一個俱舍論。l 研究唯識的重要經典就是解深密經跟瑜伽師地論。解深密經有四種譯本,瑜伽師地論也有多種譯本(請參閱講義第十頁)。戒賢論師當時為玄奘講瑜伽師地論,玄奘大師雖然非常聰明,但是戒賢大師年紀比較大了,這樣講一遍就要一年三個月,玄奘大師聽了三遍。玄奘大師在那爛陀大學住了五年,他不是十七年都在那爛陀,五年聽了三遍的瑜伽師地論,當然他還學中論、百論 …他五年裡面學的蠻多的。…唯識有蠻多類,真諦講的唯識講到第九識,一般我們唯識講八識而已,真諦的唯識比較屬於跟真常唯心合流的這一部分,跟這個無著、世親、玄奘講的唯識都不太一樣。l 瑜伽師地論有兩本異譯是曇無讖所譯─菩薩地持經及菩薩戒本。曇無讖也是很了不起的人,他可以說是最先弘傳菩薩戒的人,我們傳授菩薩戒、弘揚菩薩戒基本上他算是功勞非常大的。所以你看這個菩薩地持經、菩薩戒本,這個其實都是瑜伽師地論裡面的,現在我們台灣在傳的菩薩戒基本上有三種:一、在家菩薩戒─六重二十八輕(這個是優婆塞戒經的,主要是這個)二、梵網經的菩薩戒─十重四十八輕(三壇大戒在受的,出家人大部份都是受這種戒。)三、瑜伽師地論的菩薩戒─四重四十三輕(其實瑜伽師地論的菩薩戒講的比較好的,講得非常詳細,之前傳的人比較少,不過現在也蠻多人傳瑜伽菩薩戒的戒本)。  曇無讖弘揚菩薩戒,功德蠻大的,另外一位非常用心弘揚菩薩戒的是梁武帝,功德也很大。l 講到菩薩戒,可以稍微講一下,其實菩薩戒的重點只是告訴你一個發菩提心的人(菩薩),應該有什麼樣的作為,所以不管是六重二十八輕、四重四十三輕、還是說十重四十八輕,重點不是在那個戒條,而是在於它告訴你的那些觀念,你應該要怎麼樣做?其實是這樣。不然會變成一個問題:我是受六重二十八輕的,所以這條你這樣做有犯?沒有犯?因為我沒有受你那種菩薩戒,我是優婆塞戒經的菩薩,你是瑜伽菩薩戒的菩薩、你是梵網經的菩薩,我們是不同道的菩薩,可是佛法裡面不是這樣,不然你就會變成有這種問題喔!…所以說菩薩戒重點在怎麼樣發菩提心,這個是重點。那些條目只是給你一種舉例說明,你照這個舉例,你可以延伸,所以菩薩戒真正的是三聚淨戒。就像我上次跟大家講的,這個十里內要聽經,那糟糕了!我要住在那個離寺廟十里之外,不然每次都要來聽就麻煩了,不是!問題不在這裡。為什麼定十里?因為當時聽法很不容易,你要做菩薩,有兩個重點:一個要智慧增上、一個要福報增上,就是慈悲增上,慈悲增上就是有憐憫的眾生你要憐憫;有可以幫助的眾生你要幫助,你能幫助卻不幫助,那你說你要學菩薩,那不是自欺欺人?你要學菩薩就是要智慧增上,要成佛嘛!可是要成佛就要學法,有學法的機會你不要學,你寧願去看電影,那你說你信用貸款要行菩薩道,那你不是自欺欺人?重點在這裡啦!l 唯識三大部:除了這些有注疏,也是依成唯識論為主的成唯識論,所以你看述記,成唯識論是窺基跟玄奘一起合作翻譯出來的,那翻譯出來的要給它註解啊!沒有註解人家看不懂,所以就變成有述記。那述記後面的人還是看不懂,那怎麼辦?再有一個後面解釋的了義燈,然後後面再演秘,類似像這樣的疏要一樣。所以他這邊三大部、三箇疏,這個在唯識裡面算是比較重要的。不過成唯識論述記一開始是怎麼樣?到元代的時候大家看註解,元代的時候就失傳了。那佛法很多書啊!到明末清初很多書都不見了,主要是比較重教理的,沒有書它那個學派就沒有辦法發展下去。為什麼?在說明那個學派教理的書沒有辦法發展,像天台啦!華嚴啦都一樣。它沒有人繼承,也沒有人讀得懂,後面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接上去,所以這個宗派就會慢慢沒落。如果有人弘揚,它的宗派思想就會發達起來。比如日本當時派了很多留學生、出家人過來中國學法,然後回去,就把很多書帶回去。那中國雖然很多書都沒有了,不過後來有像楊文會這樣的居士到日本,發現很多經書又把它請回來流通,所以才又有。l 教判─基本上每一個宗派都有,大家可以翻一下講義,後面的天台、華嚴,乃至於淨土、禪宗都有教判,就是判教。判教是中國才有的,那為什麼會有判教呢?因為經典太多了。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金剛經、華嚴經、法華經、阿彌陀經、無量壽經、楞嚴經…非常非常多的經,可是每一本經講的不太一樣,思想不太一樣,我們會有一個疑惑,為什麼這本經這樣說、那本經那樣說?佛對這個菩薩這樣說、對那個菩薩那樣說,可是又連不上來,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所以中國祖師就會判教,這個是對什麼樣人說的,這個是什麼樣時代下說的…類是這樣。我們對判教比較熟悉的就是天台的五時八教,但這個是天台宗的說法,並不是佛教普遍的說法喔!你看這個唯識宗的 判教就不一樣,但是有一個一定不變的,就是他不管怎麼判?就是他學的那一部分一定是最好的、最圓滿的、最究境的,淨土、禪宗、華嚴、天台都一樣,判教都是這樣。  判教並不是智者大師發明的,在南北朝的時候,一個叫慧觀他跟道生(就是生公說法、頑石點頭,主張頓悟,然後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的那一位道生)同時在鳩摩羅什的門下學習,他們當時主要都是弘揚涅槃經,他跟道生的不太一樣,他主張漸悟,道生主張頓悟,他當時是最先做判教的人,他分這個釋迦牟尼佛說的一代時教,那麼多翻譯過來的經,主要有漸教、有頓教,那有五時(阿含時、般若時、維摩時、法華時、涅槃時),這個是慧觀法師所作的判教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,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基本上是依這個慧觀的二時五教發展出來的。  判教基本上是站在所有翻譯過來的這些經典都是佛說的、都是佛法、都是佛經。可是我們現在回過頭研究佛法,發現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,並不是從印度過來的就是佛法,也不是印度人帶過來的就是佛說的。但是當時普遍有這種看法,只要是印度人帶來的、或是印度人口述出來的或是翻譯過來的,基本上我們就認為它是佛說的,可是我們現在知道不是這麼一回事,並不完全是這個樣子啦! 因為有當時的這種因緣所以有所謂的判教,所以才會分為什麼這個經這麼說?為什麼這個經那麼說?那為什麼會這樣子?所以他有判。l 唯識當然也有判教,這個判教是窺基大師所說的,其實創立唯識宗的人就是窺基大師啦!因為玄奘大師沒有任何的(佛學)著作,他也沒有他自己的一套學說,但是其實窺基大師的思想,都是玄奘大師給他的,當然他也有他自己的一套啦!窺基大師就是依解深密經認為有所謂三時教判:第一時有教、第二時是空教、第三時是中道教。  講有的時候是阿含經這些;講空就是般若經;講中道的就是華嚴經、解深密經,當然這些經都是唯識宗所依的經,其實這些經彼此講的觀念也不完全一樣。  阿含經講“我空法有”,其實阿含經是不是講我空法有呢?還不能這樣論斷喔!因為這個是我們一種觀念,認為部派就是講阿含的,可是部派講一切法有,我們之前俱舍論不是五位七十五法嗎?把世間精神的、物質的全部分做五大類、七十五種法,每一個法都是真實有的喔!所以叫作說一切有,這個是說一切有部喔!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部派都是這麼認為啊!那阿含經是不是就像部派這樣講“法有”的呢?也不完全是喔!所以後來會有所謂的初期大乘,他認為有部(說一切有部)這樣解釋佛法是不對的,所以他回過頭來主張回歸佛陀的本懷,講“諸法畢竟空”,就是沒有一切法有,他也是在說阿含經的本意,他其實是在講佛陀原來說法的本意是怎麼樣?但是我們一般會因為部派論師都是從阿含經解釋、研究佛法,我們就很容易把阿含經歸類到小乘。小乘是什麼?部派論師這一些就是小乘,就是學解脫道的,那部派論師是講什麼?講一切法有,我們就很容易把它歸類、把它等同了,所以變成說阿含經就是講我空法有。這樣會看起來好像般若經跟阿含經是講不一樣的,其實不是這樣,只是在詮釋佛法的角度上可能有一些不同,其實般若經也不是離阿含經而別有的,不是的,但是依當時的觀念來看,這個阿含經講我空法有,是小乘有教(當然這樣這樣歸不完全正確) ,這個是不了義,為凡夫二道趣向二乘者。 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房屋二胎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r76srvmo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